全国楼凤兼职网站-同城约100元一晚,同城快餐,本地同城200元快餐服务网站

中国文明网  联盟网站  设为主页  加入收藏   关于我们   
网站首页 公益广告 文明播报 文明创建 文化宣传 乡镇动态 乡村文明 文明时评 主题活动 视频专题 领导讲话 图片新闻 志愿服务 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简报 资料中心 文明要闻 公示公告

塘南民俗大集结 带你体验传统年味

来源: 塘南镇 时间2025-01-17

当涂县塘南镇是一个民俗文化非常丰富的乡镇,其中,舞龙、舞狮、马灯、踩高跷、蚌舞等民俗活动深受群众的喜爱。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吧。

 

舞龙

中国是龙的故乡,中华民族以龙的传人自居。塘南镇舞龙也叫“龙舞”。身长20米左右,直径60-70公分,内用铁丝做成圆形,安上灯泡或蜡烛,外用纱布包裹涂色而成。舞龙者由数十人组成。1人在前用绣球斗龙,其余全部举龙,表演“二龙戏珠”“双龙出水”“火龙腾飞”“蟠龙闹海”等动作,场面十分壮观。

 

 

在中国古代,人们把作为吉祥的化身,代表着风调雨顺的愿望。因此,用舞龙灯祈祷神龙的保佑,以求得风调雨顺,四季丰收。此外,舞龙灯也被认为可以消灾降福,保护家人平安。

 

舞狮

舞狮,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,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,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。狮子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,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,一人舞头,一人舞尾。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,装扮成狮子的样子,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。

 

舞狮贺新春是传统习俗的文化活动之一,以祈求国泰民安、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通过表演,让春节年味更浓,也寄托着广大村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。

 

高跷灯

踩高跷,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之一。踩高跷俗称缚柴脚,亦称“高跷”“踏高跷”“扎高脚”“走高腿”,是我国北方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,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。

 

 

 

高跷灯这一民间舞蹈体现了当地老百姓祈盼风调雨顺,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。

 

马灯

“马灯”是长江中下游一带,在元宵灯节期间民间驱除疫鬼的傩祭活动。其渊源可追溯至《诗经》所记载的“祃祭”,即出师前祈祷胜利的“出师祭”。表演者需17或19人,一般是未婚青年男子,表演形式多以列阵、演武为主。所扮人物为“三国演义”与“杨家将”故事中的英雄,尤以“关公”为主。关公在驱傩中将进入村民家,挥舞青龙刀进行“扫堂”除秽活动。

 

 

蚌舞

舞俗称蚌壳、蚌壳精、蚌舞、蚌壳灯、戏蚌壳,是一种中国传统灯舞。表演时,一人饰蚌壳精藏身于蚌壳中,双手抓住蚌壳作翕张动作,另一人扮渔翁作观蚌、理网、撒网、涉水、摸捞等动作擒捉蚌壳,网打手抱均得不着,蚌壳精扇动蚌壳时而夹住打鱼人的头,时而夹住打鱼人的手脚戏耍,直至蚌精就擒。

 

每年临近春节,塘南镇众多的民俗文化活动相继亮相,他们走村串户,为群众消灾祈福,欢度传统佳节。

 

 

责任编辑:何琴

安徽省当涂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